儿童哮喘居家照护科普

今天和大家聊聊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居家管理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疗程长,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需要坚持长期的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哮喘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咳痰、胸闷,
哮喘患者通过规范化治疗和患者严格的自我管理,可以改善气道炎症,提高哮喘治疗效果,减少急性事件的发生(如急性加重、急诊就医、住院等),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那么,哮喘患者日常居家生活中应如何自我管理呢? 1.注意环境、温度变化。 保持室内卫生清洁,定时开窗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室内禁放花草、地毯,不使用毛绒制品,室内避免刺激性气味,无烟草、烟雾。
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哮喘患者的呼吸健康。室内温度保持在22 - 25℃,湿度控制在40% - 60%较为合适。温湿度不适宜可能会刺激呼吸道,诱发哮喘发作,通过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可调节室内温湿度。
花草的花粉、孢子等是常见的过敏原。有研究表明,在有花草的室内环境中,哮喘患者过敏症状发作几率会增加30% - 50%。花粉易在空气中飘散,被哮喘患者吸入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发作,所以室内应禁放花草。 地毯和毛绒制品容易吸附灰尘、螨虫等过敏原。一块普通大小的地毯中,可能藏有上万只尘螨。这些过敏原会随着日常活动扬起,被患者吸入呼吸道,增加哮喘发作风险,因此哮喘患者应避免使用。
刺激性气味和烟草烟雾会刺激哮喘患者的呼吸道。例如,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多达上千种,会使气道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炎症,导致哮喘发作。所以室内要避免香水、樟脑等刺激性气味,也要杜绝烟草烟雾。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用物品可能成为哮喘发作的诱因。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大量使用的消毒剂,其挥发的化学物质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哮喘。据统计,在消毒剂使用高峰期,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病例有所增加。自然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也容易诱发哮喘。春天的花粉是常见诱因之一,花粉在空气中传播,被哮喘患者吸入后,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发作。有研究表明,花粉季哮喘患者急诊就医人数明显上升。
宠物毛发及皮屑也是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因。宠物身上的毛发和皮屑携带多种过敏原,当哮喘患者接触后,气道可能出现炎症反应,诱发哮喘。约有30%的哮喘患者对宠物毛发过敏。 家居环境中的被褥和枕头的灰尘、螨虫同样不可忽视。这些微小的生物及其排泄物,在人们日常活动中容易扬起,被吸入呼吸道后,可能引发哮喘。调查显示,近半数哮喘患者家中螨虫数量超标。
哮喘患者选择纯棉制品衣物,是因为纯棉材质柔软、透气,对皮肤刺激性小,能减少呼吸道受刺激的风险。例如纯棉T恤,穿着舒适,可降低因衣物材质引发哮喘的可能性。 含动物皮毛的衣物、饰品容易携带过敏原,如皮毛上的微小颗粒和蛋白质等,可能引发哮喘患者的过敏反应,导致哮喘发作。曾有患者因佩戴羊毛围巾,引发了严重的哮喘症状。 羽绒制品中的羽毛和绒毛可能释放出过敏原,且在日常使用中,羽绒的细小纤维容易飘散在空气中,被哮喘患者吸入后,可能诱发哮喘。有研究指出,接触羽绒制品后,部分哮喘患者症状加重。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支气管黏膜,使原本就敏感的气道更加脆弱。研究表明,饮酒后哮喘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发作的概率比不饮酒时高出约30%,还可能加重炎症反应,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应严格忌酒。 过咸的食物会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可能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加重气道狭窄。临床观察发现,经常食用过咸食物的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比饮食清淡的患者多约25%,所以要避免过咸食物。
像辣椒、花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支气管痉挛。有患者反馈,食用此类食物后,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咳嗽加剧、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哮喘病情控制,都不宜食用。
当哮喘患者消化功能不好时,采用少吃多餐的方式,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例如,将一日三餐分为五到六餐进食,每餐适量摄入食物,能更好地被身体消化吸收,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瘦肉、蛋、家禽、大豆制品等富含高蛋白,多食用可提高哮喘患者的抗病能力。以鸡蛋为例,每天食用1 - 2个,能为患者补充优质蛋白质,增强身体免疫力,更好地应对疾病。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禁食虾、螃蟹等食物。曾有患者在食用虾后,很快出现了喘息、气促等严重的哮喘症状,紧急就医。这是因为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易引发过敏反应,加重哮喘病情。
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具有润肺的功能。维生素A能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对哮喘患者的肺部健康十分有益。维生素C有抗炎、防感冒的功能。橙子、柠檬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能帮助哮喘患者减轻气道炎症,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从而减少因感冒诱发哮喘发作的几率。 牛奶、豆制品等含钙量高的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的能力。研究显示,摄入充足钙的哮喘患者,气道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哮喘病情。
太极拳动作舒缓、柔和,能调节呼吸节奏,增强呼吸肌力量。例如,有哮喘患者坚持练习太极拳一段时间后,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散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哮喘患者可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以较慢的速度散步。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散步的哮喘患者,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游泳时,人体处于水平状态,呼吸更顺畅,且水中的湿润空气可减少对气道的刺激。有数据显示,经常游泳的哮喘患者,呼吸道的抵抗力有所增强。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呼吸训练,能改善哮喘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肺部通气量,降低哮喘发作风险。
双手每天会接触各种物品,很容易沾染病菌。据统计,平均每个人的双手上可能携带超过1000万个细菌。勤洗手能有效去除这些病菌,减少通过手部接触进入口鼻引发疾病的风险,对于哮喘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至关重要。 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哮喘患者每天保证1500 - 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能更好地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增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保持鼻腔卫生可以减少病菌在鼻腔内的滋生和停留。例如,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能有效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灰尘和病菌,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哮喘发作前通常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喉痒、打喷嚏、呼吸加快等。据统计,约70%的患者能感知到这些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即使用平喘药进行局部喷雾,可有效制止哮喘发作。哮喘需长期用药,吸入器内大部分药物留在口腔和咽喉部。有研究表明,不漱口的患者,约40%会出现咽部肿痛等问题。因此,喷剂用过后务必漱口,预防继发霉菌感染等隐患。
哮喘发病急,患者应随时携带扩张气管的喷雾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曾有患者因及时使用气雾剂,在几分钟内缓解了急性发作症状,避免了严重后果。 哮喘发作时要保持镇静,就地休息。使用气雾剂2喷至3喷,必要时与抗胆碱药合用,可间隔20分钟重复一次。保持冷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效果。 若1小时仍未缓解,可服茶碱类药物,并继续间隔4小时吸入1次。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