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人才工程行动方案解读

大家好,工程咨询事业部党课开课了。3月31日,公司隆重召开了2025年人才工作会议。会上,正式发布公司《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5-2027)》,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一下方案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方案》主体分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总体战略架构、一个人才成长平台、三大支柱工程、四项保障支撑。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方案》产生的背景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强调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着重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为人才工作指明方向,为人才工程提供政策遵循。 国资委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要求央企要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强调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为人才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央企责任。
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而言,“十四五”、“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强调人才对产业升级支撑,为人才工程长期布局奠定基础,推动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 航空工业产业升级对人才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聚焦高端技术人才,助力产业升级突破瓶颈,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助力企业构建竞争优势。
在总体战略架构这方面
公司必须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导向,深度融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布局,把人才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聚焦价值创造,完善“选、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管理体系,推动人才工作与技术攻坚、产业升级、改革提升等深度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人才保障。
《方案》明确了三年人才工程行动的战略目标,即:着力实施“134”人才工程体系,也就是构建1个人才成长平台、实施3大支柱工程、健全4项保障支撑。《方案》确定了2025-2027三年攻坚目标:一是在干部梯队建设方面,所属实体单位领导班子要基本形成“五四三”年龄梯队,其中45岁及以下的不少于50%,35岁及以下的不少于20%;二是在技术攻坚方面,引进工艺、电气控制、信息化及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领域优秀硕士毕业生不少于30人,其中“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不低于80%。打造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力争培养集团公司“首特一”专家或湖南省勘察设计大师1名、湖南省优秀青年勘察设计师2名;三是在效能提升方面,全口径人员规模与经济效益相匹配,核心骨干流失率低于5%,劳产率同比提升不低于5%。
打造“一个人才成长平台”
要着力构建“四阶锻造”人才成长体系。一是筑基计划:聚焦高潜力人才储备。面向入职三年内的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建立“3+3”培养模型:即3年基础能力培养期、3年定向发展期。二是筑青计划:锻造业务中坚力量。推进技术创新攻坚,针对35岁以下技术骨干,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总设计师/工程主持人、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优秀青年技术骨干。推进管理赋能提升,针对35岁以下管理+业务骨干,建立“在岗锻炼+知识提升”培养机制。系统提升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的管理能力,选拔培养一批优秀年轻管理人才。三是筑干计划:培育复合型领军人才。建立选派优秀人才到规划总院或板块内部单位锻炼机制,重点培育既懂专业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干部。四是筑峰计划:打造卓越工程师梯队。完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集团“首特一”专家等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托举机制。
聚焦新时代航空工业干部工作体系、人才发展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建设,全力抓好干部、人才和价值提升三大支柱工程。
一是干部“领航工程”:首先,要加快复合型干部培养。针对性配备与单位核心功能定位相符、熟悉主要业务领域的班子成员,比例不少于50%;与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体系化、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板块任职锻炼,统筹推进跨部门任职交流;其次,落实“墩苗计划”。完善日常发现机制。修订参照干部管理人员选拔管理制度,落实干部人才储备年轻化相关要求,提升实体单位选用人自主权;完善培养培训机制。编制优秀年轻干部个性化职业“成长路线图”,有计划、有针对地开展多岗位交流、多层次培训。第三,做实经营业绩考核。严格执行所属实体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经营业绩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刚性应用,常态化、实质性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
二是人才“引航工程”。1.实施靶向引进计划。重点深化与北航、西北工大、南航等目标院校的校企合作,把好高质量人才源头,发挥好优秀应届毕业生引进政策。2.构建骨干保有体系。通过构建“环境-待遇-事业”三维留才体系,建立“引进-培养-激励-留存”的良性循环机制。首先,实施“人才环境优化工程”,完成食堂用餐、宿舍居住、办公工作环境提质,建设多功能职工之家。其次,建立“动态激励响应机制”。打通省、市高层人才引进政策通道,构建基于岗位价值评估的宽带薪酬体系。其三,打造“多元人才发展平台”。增强“助力大国重器”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进一步优化岗位体系和晋升机制,拓宽人才职业发展路径。 3.建立梯队培养矩阵。持续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加快探索优秀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不断优化职业发展路径。
三是价值提升“护航工程”。要进一步提升用工效率。合力配置人力资源,严控职能管理人员总量,提高支撑首责主业从业人员占比。要进一步强化精准激励。强化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挂钩,加强和规范工资总额使用管理。研究制定并实施针对核心骨干人才的差异化激励措施,实施“宽带薪酬”。要进一步丰富福利体系。根据公司经营效益,适时恢复企业年金、补充医保、年度体检、节假日物资的福利项目,探索员工关怀计划,设立员工互助基金等。
四项保障支撑即组织保障、资源保障、文化保障、数字保障。
公司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题研究干部人才工作常态化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督导落实进度。
要充分利用省、市各类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确保人才工作的持续投入和高效利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
要大力弘扬“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人才文化。赋予优秀人才更多的工作自由度和话语权,做实人才服务,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让机会和资源向价值持续贡献者倾斜。
要充分利用规划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平台,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提高中层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今天,我们重点解读了公司《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5 - 2027)》,想必大家对公司的“人才强企”战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年轻的同事们,更应抓住这一机遇,在公司人才发展的整体布局下,顺势而为,奋勇当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