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改造项目汇报

各位专家、领导,大家好,下面由我为大家汇报下此次教室发展中心培训教室改造项目。
接下来我会通过四个方面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首先是对此次项目进行简单的概述
此次改造主要涵盖四个系统:网站迁移、无线话筒、AI服务平台、培训教室改造。
下面我将对各个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块呢就是数据迁移的板块,将原CentOS环境的“栖霞教育之家”网站迁移至国产化平台,适配信创生态,完成应用、数据库、直播系统全栈迁移至信创环境,通过线上测试与兼容性改造,确保业务的可用性,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业务功能迁移:所有业务功能,包括前台应用、后台管理、点播服务、直播平台等,均成功迁移到国产化服务器环境,并通过功能测试验证,确保业务可用性。
框架迁移及应用切割:1、Nginx集群迁移、应用集群迁移、、缓存与数据库迁移、文件服务器迁移、满足线上测试的需要。2、应用割接:停机割接,完成现网数据库整体迁移,搭建完整的应用环境,并完成现网映射配置调整。
软件环境适配:完成了JDK、Nginx、Redis、Tomcat、FFmpeg、Node等软件环境的适配,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性能提升:通过技术优化和适配开发,栖霞教育网站之家在国产化服务器环境下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如下:1.整体性能提升20%:经过测试,网站的整体响应时间缩短了20%,用户访问体验大幅提升。2.并发处理能力维持:通过Nginx负载均衡集群的优化,系统能够支持满足栖霞区的访问量需求,同时节省环境资源。3.资源利用率提高:国产化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和软件适配优化,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了,降低了运营成本。
第二小节无线话筒我们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根据不同教室情况配备“一拖四”无线话筒、专业调音台及头戴麦/领夹麦等设备,位置分布在1号楼1-102室、1-203室、1-205室、1-305室、四号楼行知讲堂等场所;个别教室线路干扰问题:排查了干扰源,并进行重新规划线路取电位置,提升语音和音响的清晰度提升。
下面是无线话筒的前期设备到场的准备工作以图片形式展示,其余则是各个设备安装后对应位置的成果展示
AI服务平台:1、部署内容基于Ubuntu22.04操作系统我们部署了CUDA + CUDNN、Conda + PyTorch、Ollama+deepseek,部署了deepseek-r1:32b和Qwen qwq大语言模型,以及OpenWebUI。2、在计算能力方面:配备 2 张 NVIDIA RTX 4090 显卡,强大算力保障复杂计算,使本地化部署能按需灵活配置,避免资源错配,还增强数据安全性,降低传输风险,同时提升了资源利用率,确保研究长期可持续,又平衡效率与成本,合理分配研究资源。
第四小节是展示培训教室施工前的环境照片,电脑老旧、百叶窗帘损坏、老式管灯损坏导致部分灯管无法使用,光线差等问题。
培训教室施工后:1、我们采用LED护眼灯,降低对灯光对眼睛的刺激,2、吊顶采用矿棉板,吸音降噪,配合LED护眼灯,见光不见灯,显得更加自然美观;3、采用轨道式遮光窗帘,隔热,防晒。4、配备移动讲台,灵活适配教学需求。5、软硬件建设:更换成国产化设备并基于IDV架构支持麒麟、Windows、USD等多系统切换使用,如果网络中断仍可离线教学。
在第三部分中,给各位领导汇报下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展示
第一小节展现的就是拆除及搬运:我们从教室学生端设备开始,逐步拆除至机柜;拆除的线路、设备及配件进行整理捆扎,并分类并贴上标签。将教室拆除设备及配件搬运至仓库摆放整齐
第二小节展现的就是施工过程照片: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开始线路铺设针对老化面板、空开防雷进行更换处理,排除安全隐患,施工过程中,爬高有人扶,保证安全施工
第三小节展现的就是设备安装:1、针对各教室的问题所配备的设备,我们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试,并粘贴便签,方便使用2、对于AI服务器:进行上架安装,同时测试速率确保达到千兆,以满足使用需求。
最后给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些展示。
首先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我们是严格按照材料报验、工序报验、隐秘工程报验等等规范进行现场管理及施工管理,以下是我们相关管理的一些记录
这块呢左侧是工程概况及安全施工的要求,右侧是施工安全责任书,是给校方的一份保障,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会严格要求工人执行施工安全规范
开工报告与施工方案会审,我们会在施工之前详细的做好现场深化,将方案与校方核对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开工报告与这个施工方案会审,我们会在施工之前详细的做好现场深化,将方案与校方核对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这个部分是我们与学校用户建了一个项目群,我们每日会将当日的完成情况及明日计施工计划发在群中,供各位领导进行实时了解项目的情况,右侧部分就是项目完成后我们编制了竣工资料,并将各系统操作说明制作了对应的二维码粘贴在设备对应位置。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