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穿刺科普

大家好,我是护士小唐,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肾穿刺的那些事。 当医生建议您接受"肾穿刺活检"时,您可能会感到紧张,也对这个操作有些顾虑。 那您知道为什么医生要求您做肾穿刺吗?
因为同病不同因,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不同的肾脏疾病可能都有蛋白尿、血尿、血肌酐升高等相似的表现,仅仅依靠血液和尿液的检查结果,通常并不足以确定肾脏疾病的病因。更重要的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与病理表现不同步,指标不严重的患者也可能有比较严重的肾脏疾病。
同时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就比如肺部拍片发现肿块,也需穿刺活检才能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通过及时准确的肾穿刺活检,观察肾小球的病理形态,可以获取最直接、客观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等信息,不仅为肾脏疾病最终诊断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支持依据,更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和随访、判断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提供了辅助手段 。
除此之外,肾脏穿刺可以同时帮你解决疾病诊疗中医生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首先就是确定病理类型 ,慢性肾脏病在很多情况下临床表现相似,而病理类型却多种多样,通过肾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结合临床作出正确诊断。 其次肾穿刺可以指导治疗方案 ,在肾脏活检病理组织中,进行"靶点"的特殊染色,还可以从分子层面指导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仅凭临床表现治疗犹如在"盲盒"中摸索,可能造成治疗无效、延误治疗时机、治疗过度等不良后果。肾脏疾病的精准治疗离不开肾穿刺。 肾穿刺呢也可以预测疾病进展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脏病进展速度不同。即使是同种类型的肾脏病,穿刺时不同急慢性、严重程度的病理表现,可以指导调整治疗方案,预测该病3年、5年、甚至10年后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
讲到这,大家会好奇肾穿刺活检危险吗?肾穿刺疼不疼? 肾脏穿刺活检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操作前会局部麻醉,所以不用太担心疼痛问题。 那么肾穿刺损伤大不大? 正常人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肾脏穿刺活检取出的肾组织很少,一般含有20~30个肾单位,相当于整个肾脏是200平米豪宅的话,取出来的肾组织就类似于1个巴掌大小的地方。这对于整个肾脏来说微不足道,不会影响肾功能 。除此之外,大家也还特别关注肾穿刺风险高不高? 肾脏穿刺活检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严格掌握指征及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肾脏穿刺活检的并发症,一般表现为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极个别患者出血量大时需要输血,或者介入微创手术进行止血,很少需要进行外科手术。
那哪些病人需要肾穿刺呢?当出现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移植肾功能减退、怀疑排斥反应或原有肾脏病复发时便可以进行肾穿刺来确定病理类型。
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会经历什么事情呢 。首先就是穿刺前的排雷阶段,医生会确保所有患者在符合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排查发热、流涕、鼻塞、干咳、腹泻,我们要配合医生了解病史,特别是有无出血性疾病史;医生也会积极为我们处理便秘、咳嗽等情况; 也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等)、尿液检查(如尿常规、尿生化等): 术前7天停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 提前练习吸气憋气和呼气憋气,以便在穿刺过程中能准确配合医生指令,减少穿刺针的移动误差。 提前练习床上排尿排便,确保穿刺后能顺利进行床上生活,避免因不适应而增加不适。
在穿刺过程中,患者需保持稳定的俯卧位,肌肉放松,避免因身体移动影响穿刺针的准确性。 听从医生指令,做好“吸气 - 憋气 - 正常呼吸”系列动作,通常会穿刺2- 3次,以获取足够的肾组织。整个穿刺过程都是局部麻醉,医生会在B超引导定位下进行穿刺,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整个过程仅约15- 30分钟。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全程陪伴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 患者有任何问题或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他们会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穿刺后呢需保持平卧位,6-8小时后方可翻身,严格卧床休息24小时,期间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您的血压情况,回室后医护人员也会为您发放尿管来留取肾穿后第一次小便标本。肾穿后要多饮水、勤排尿,避免过度用力,减少出血风险。穿刺后1周内应少活动,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不要提重物,注意避免撞击腰部。定期复查,观察身体恢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确保穿刺部位愈合良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从而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肾脏健康。
最后呢,我也想和大家说肾脏"抗压"能力强大,所以慢性肾脏病早期,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不对劲。但发展到了慢性肾脏病3期,肾脏就开始吃力了,并发症和病情恶化的风险就大了很多。如果发展成尿毒症,则需要进行透析或换肾治疗。所以,抓住黄金期,别让肾病在沉默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