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微课

大家好,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走进第九课爱国组诗,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首。请大家齐读课题《从军行》
清朝爱国将领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不仅仅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9课《古诗三首》,就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诗人心系国家命运的情怀。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那份至诚的赤子之心吧!
大家了解到《从军行》与边塞、战争有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写的是诗人的感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写了作者听说朝廷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之后的情况。 你们发现没有,这些诗都是反映什么的?没错反映战争 在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反映边疆地区自然风光和边地军民生活的,这些诗我们称之为边塞诗。例如,四年级时我们学习过《出塞》《塞下曲》《凉州词》等,这些诗歌都是边塞诗。 边塞,也就是边疆地区的要塞。如阳关、玉门关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在古代,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称中原地区,长城以外称塞外或塞北。唐朝与周边外族政权先后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诗人或从军边塞,或去边塞旅行,于是将所见所感诉诸笔端,于是就有了许多边塞诗。
边塞诗题材主要包括: (1)边塞风光; (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这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语。
在读古诗的时候,请你结合标题和文中注释,想一想这三首古诗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大家都回答出来了,内容上都与战争有关,诗人抒发的都是至诚的爱国情怀,这份情怀有边关将士的豪情壮志,有企盼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也有忽闻平叛捷报的狂喜之情。
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王昌龄的《从军行》,一起来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吧!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从军,就是参军。《从军行》,共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本诗属于第四首。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请你结合课下注释,试着说一说,这首诗大致的意思。 谁来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青海湖上空乌云密布,连绵的雪山显得黯淡无光,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戍边将士身经百战,身上的铠甲都磨破了,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你们已经弄明白了,现在我们就一起体会诗的深层含义吧。
自己轻声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了边塞的哪些景物?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我们看到青海湖、长云、雪山、一座孤城,还看到了玉门关。这些景物都是边塞特有的风光,是戍边将士们生活和战斗的地方。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前两句的画面,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加入进去,你的理解会变得更加丰富。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再读读这两句诗,哪个字撞击着你的心扉?“暗”,给人一种压迫感,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边塞的风光特点,还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
“望”,体会到战士十分思念家乡的亲人,却不能回家,所以遥望家乡。战士们渴望建功立业, 期望早日退敌还乡,这“望”里包含了将士们的多少乡愁、责任与艰辛,还有他们的期待。
边塞环境是这样的恶劣,思乡之情是这样的深切,可戍边将士——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齐读诗句,展开自己的想象,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在黄沙满天的战场上,将士们身经百战,金甲都被磨破了,但只要边患仍在,就绝不返乡。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怎样的心情 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心。 黄沙,突出了战场的环境艰苦的特点;百战,则写出时间之长,战斗之频繁,道出了战争的艰辛;穿金甲,写出了战士边塞生活的艰苦;终不还,写出了战士誓死卫国、打败敌人的决心,体现了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
诗的前两句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借一个“暗”字描写出将士们低落、孤独的心情。后两句直接抒情,用将士们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乡的雄心壮志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铿锵有力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将士们的万丈豪情,难道他们不思念家乡的亲人,不想回家吗? 他们思念亲人,也想早日回家,但忠心报国比这些更重要。家乡的亲人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他们啊!会有谁在牵挂着他们呢?
也许两鬓斑白的双亲拄着拐杖一次次在村头翘首以盼。 也许一对年幼的儿女在一声声地呼唤父亲回家。 也许留守家园的妻子因思念而过早地让黑发染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即使战争如此残酷,可守边的将士们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这孤独、悲凉、充满壮志豪情的画卷就是唐朝的边塞诗。